中国改革开放近四十年,快递物流市场经历了被国际快递巨头占据、国内业务初级发展、国内业务高速发展三个阶段之后,目前中国已稳居“第一快递大国”地位。在市场需求和政策等多方红利的支持下,预计到2020年我国快递物流收入规模超过8000亿元,市场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
从2016年开始,以顺丰为首的中国快递公司扎堆上市,国际业务也在加强布局,“走出去、引进来”的趋势愈演愈烈。同时,以阿里系、京腾系等为首的电商也相继开启自建物流模式,国内竞争日益激烈。
联邦快递是全球著名的国际物流运输集团公司,在改革开放之初1984年就进入中国,见证了中国快递物流业不同阶段的成长和发展。三十多年中,联邦快递对中国市场变化有何观察?面对多方抢食中国快递物流市场的现状,联邦快递如何应对?作为老牌国际物流企业,对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本土快递企业“走出去、引进来”的痛点有何思考?近日,《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了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陈嘉良。
市场需求多样化 企业参与度多元化
《中国经营报》:联邦快递进入中国市场已有近三十年,对中国快递物流市场有哪些观察?
陈嘉良:中国快递行业在过去三十多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增速非常快。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快递市场已经接近全球份额的25%以上,是全球第一快递大国。快速发展的背后原因,第一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大量进出口货物给中国快递物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第二本土电商、跨境电商的发展改变了生活形态,积极促进了快递业的发展。
市场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进出口的货物产品从偏低端在向中高端发展。过去我们以出口为导向,现在的进出口量越来越均衡,这对中国快递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这显示着中国整体的经济形态有很大的改变。
在参与度上,跨境电商中出现了更多中小型企业的身影,而且趋势越来越明显。市场需求也呈现多样化,考验着快递物流企业是否具备提供不同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我们也看到社交媒体的重要性也在发生着重大变化,提升客户体验感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认为,行业在未来市场将发生如下变化:
第一,在过去一段时间,非常多的本土快递公司在争夺市场份额相互竞争,我觉得这方面已经走到头了,重要的是怎样提供好的服务,满足客户才是我们未来发展的重点。比如,为客户信息等隐私保密将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走向,联邦快递也非常重视。
第二,过去的快递行业是一个野蛮生长的过程,市场越来越大的同时,越来越规范更重要,快递公司要不断提高守法经营意识,才能确保整个快递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第三,重视环境保护是未来快递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比如,快递行业的发展制造了很多垃圾,能不能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包装的材料如何循环使用等问题将越来越重要。
《中国经营报》:近年来,我国物流行业掀起了“智慧物流”热,你如何看这股热潮?
陈嘉良:智慧物流一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科技提高效率毋庸置疑。以联邦快递全球运营控制中心为例,这个中心掌控我们全球650台的飞机飞行动向,飞机在飞行途中,有很多数据会回到这个中心。通过这些数据的评估,我们可以监测这些飞机的状况,包括天气的变化对飞机飞行速度的影响,飞行的速度可能给整个航班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这样可以让我们及时作出调整,提高飞机运输的正点率。
当下,战略上布局智慧物流的企业也很多,但目前落地的较少。我想主要有几方面原因:一是很多公司并不知道怎么运用高科技帮助自己,没有很好的团队,来设计一个很好的工作流程。二是执行力,物流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如果员工执行力不够,就很难发挥效率,结果就会不理想。
“清关难”是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一大痛点
《中国经营报》:目前京东、苏宁、阿里等诸多电商平台自建物流通道,同时各方资本跨领域进入物流业的现象也越来越多。联邦快递在中国区的市场是否会受到挤压?
陈嘉良:多方参与是市场发展趋势,随着某些电商体量不断扩大,友商建立自己的仓库、配送团队,会朝着大而全的方向发展,这种想法很正常,也是一件好事,对电子商务的发展产生良性推动作用。
尽管很多电商都在自建物流平台,但是对我们来说影响不大,联邦快递不担心中国的市场份额会被挤压。我们觉得整个发展过程当中,没有哪家公司能够做到独大,只有通过合作、分工、资源共享才能够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对联邦快递来说,把核心服务做好,一定能够赢得客户对我们的信任。
当然,激烈竞争中,成功的快递公司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联邦快递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来满足各种客户不同的需求。联邦快递首先有一个庞大的国际网络,服务全球超过220个国家和地区。其次,有很多优秀的物流顶尖人才,这是我们第二个核心竞争元素。物流各个环节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天气、空管、交通、需求差异等。联邦快递从各个方面不断进行培训,让员工具备很强的应变能力去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这也是我们的核心优势。第三,我们另一个核心的竞争元素是不断创新的能力,非常重视运用高科技提高工作效率方面的能力。
《中国经营报》:作为有四十多年历史的老牌国际快递物流企业,联邦快递在全球跨境物流服务方面经验丰富,对于中国快递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有何建议?
陈嘉良: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清关问题是很多企业进行开放贸易中普遍面临的一大痛点,其中进出口清关类别繁多,要用到的资料很复杂,一直是企业的聚焦点。清关环节中的滞留现象不仅加重了客户的物流成本,损耗利润空间,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掣肘。
以跨境购物为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淘”,近年来呈现高增长、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面对海淘所带来的国际转运和进出口清关问题,是对电商自建物流通道的一大挑战,也对传统物流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表明,97%的中国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创造收入,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59%,对他们而言,可靠的跨境物流服务不可或缺。
联邦快递在这方面可以提供技术给他们,我们有一个叫做FedEx Global Trade Manager的软件,可以帮这些中小型的客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提高通畅度。我们还可以根据企业和所在地区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跨境电商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因信息不全、缺乏经验等原因所造成的清关问题。比如,我们在厦门推出的“汇总申报”。原先三批货物申报三次,大量准备材料,支付高额费用,交易记录无法查询,单笔额度还无法享受退税红利。而我们的“汇总申报”不仅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申报一次的高效清关,同时无额外费用支出,并帮助它们享受国税部门的企业红利。
把握市场机遇是门学问
《中国经营报》:从2018年1月1日起,联邦快递上调业务资费,平均涨幅为4.9%。这个包括中国区吗?是否担心受此影响失去一些客户?
陈嘉良:涨价包括中国区,每年我们都是按照消费水平等作为参考去调整运输价格,但请相信我们的价格一定是物有所值。我们很清楚,这个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如果想赢得客户的信任,我们一定要做到我们的服务物有所值。当然,我们在调价这方面会做一个全面的评估,要考量客户的接受能力。总的来说,这个调价会让我们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资源、提供更好的服务给我们的客户。
《中国经营报》: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带来的市场机遇?联邦快递有哪些长远规划?
陈嘉良:提出“一带一路”这几年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已近万亿美元,这么庞大的贸易往来的背后需要同等格局的物流业提供支持。可以说“一带一路”激活了企业与世界做生意的热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但如何把握好这些机遇是一门学问。
联邦快递特别欣喜地看到许多地区以“打造物流枢纽”为抓手,支持当地企业更好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这也为物流企业,特别是国际化物流企业更好参与其中提供了契机。如果说货物是物流的源头活水,那么水通渠清,绵延不息的核心要素即是运输网络。物流企业不妨思考如何将自身运输网络的布局与各城市“打造物流枢纽”的愿景相连,环环相扣,最终帮助当地客户融入到“一带一路”中。
联邦快递在参与“一带一路”倡议中也做了一些工作,运输网络布局方面开通了两条全新航线,分别是联接比利时列日、美国孟菲斯、西雅图、安克雷奇到上海浦东的环球航线及联接上海浦东、奥克兰、孟菲斯、德国科隆的环球航线。到目前为止,我们的服务网络基本上涵盖了大部分“一带一路”国家。同时,我们正在扩大“海关通关一体化”服务的覆盖区域。目前,在中国已经有24个城市可以享受到这项高效便捷的通关服务。
《中国经营报》:联邦快递未来的发展战略将有何调整?
陈嘉良: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预期寿命越来越长,医疗保健的供求也正在全球化。这几年高科技、医疗保健等高精尖行业以及高端零售业的不断“触电”,高端电商物流的细分市场已经形成,我们非常重视在这一市场的发展。我们认为高端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需要一个全球性的互联网,更需要一个高效、快速的物流解决方案。
深度 人才是企业的灵魂
一个企业不能没有灵魂。企业最看中什么,什么就是企业的灵魂。联邦快递认为,企业最应该重视人,人才是企业的灵魂。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陈嘉良多次提到人(员工)。“物流说到底都是需要人来执行的。如果执行力不够,就很难发挥效率。”陈嘉良对员工的管理理念表达了三个关键词;people(人),service(服务),profit(盈利)。“对员工好,给他们高质量的培训,让他们有能力提供好的服务给客户,公司收获效益,继而会有钱提供更好的培训,这是良性循环。”
想象一下,“如果结婚当天新娘没有结婚戒指怎么办?”陈嘉良分享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某个客户结婚,因天气恶劣,结婚戒指中转机场飞机停飞,临时关闭,联系到我们一线的员工后,经过多次协调,在众多货物中把戒指找出来,开车数小时,期间还不断和客户沟通,照顾客户心情,最后及时到达婚礼现场。”突发任务圆满完成。
人是整张网络系统的毛细血管。在中国,联邦快递每天有超过9500名员工和大约2700辆递送车,凝聚成一张“人、车、货”大网络系统流动在近90个地面操作站和遍及国内主要省市和地区的服务网络中。
陈嘉良说,联邦快递能够做到这些,一方面是高科技辅助,但关键是人的执行力。物流行业,人是核心因素,企业有责任让员工具备遇到问题时如何积极评估、如何应对、如何有效解决的执行能力。“要让员工懂得自己的重要性。”
当下,我国全年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近15%的比重,物流成本远高于发达国家,降本增效成为物流产业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在此背景下,“智慧热”在物流业掀起浪潮,尤其刚刚过去的2017年,无人机物流、机器人分拣、无人仓储等智慧物流争夺战进入白热化。但据记者观察,真正落地进入系统化的应用,实现降本增效的案例少之又少。
“很多公司都把智慧物流放在嘴边,他们可能只是懂得投入高科技本身,但是高科技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关键是我们的人如何有效应用这个工具把智慧物流的价值、功能发挥到最大化。”陈嘉良如是认为。
本版文章均由本报记者郭少丹采写
老板秘籍
1。 联邦快递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实现“进出口清关问题”?
以跨境购物为例,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海淘”,近年来呈现高增长、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面对海淘所带来的国际转运和进出口清关问题,是对电商自建物流通道的一大挑战,也对传统物流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据表明,97%的中国中小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创造收入,出口收入占总收入的59%,对他们而言,可靠的跨境物流服务不可或缺。
联邦快递在这方面可以提供技术给他们,我们有一个叫做FedEx Global Trade Manager的软件,可以帮助这些中小型的客户在进出口贸易方面提高通畅度。我们还可以根据企业和所在地区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跨境电商解决方案,可以解决因信息不全、缺乏经验等原因所造成的清关问题。比如,我们在厦门推出的“汇总申报”。原先三批货物申报三次,大量准备材料,支付高额费用,交易记录无法查询,单笔额度还无法享受退税红利。而我们的“汇总申报”不仅帮助中小企业实现申报一次的高效清关,同时无额外费用支出,并帮助它们享受国税部门的企业红利。
2。 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带来的市场机遇?
提出“一带一路”这几年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已近万亿美元,这么庞大的贸易往来的背后需要同等格局的物流业提供支持。可以说“一带一路”激活了企业与世界做生意的热情,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但如何把握好这些机遇是一门学问。
联邦快递特别欣喜地看到许多地区以“打造物流枢纽”为抓手,支持当地企业更好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这也为物流企业,特别是国际化物流企业更好参与其中提供了契机。如果说货物是物流的源头活水,那么水通渠清,绵延不息的核心要素即是运输网络。物流企业不妨思考如何将自身运输网络的布局与各城市“打造物流枢纽”的愿景相连,环环相扣,最终帮助当地客户融入到“一带一路”经济中。
陈嘉良简介
陈嘉良1961年生于香港,香港大学历史系学士学位、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管理研究院联合颁发的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1985年大学毕业后加入联邦快递担任客户主任,1987年提升为货运站经理,负责香港出入口货件运作;1990年被任命为区域销售经理,管理所有香港销售业务; 1992年出任高级销售经理;1994年被提升为中太平洋区销售董事总经理;1996年被任命为台湾营运董事总经理; 1998年被任命为中国业务副总裁及总经理,成为联邦快递历史上第一位华人总经理。 1999年被任命为联邦快递中国及中太平洋区地区副总裁,主要负责市场的整体策略规划、行政管理工作。2003年成为首位联邦快递中国区总裁,专门负责中国大陆市场的整体策略规划、行政及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