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万组柜带来300亿市场 快递柜打造物流新生态

 2010年中国邮政设立第一台智能包裹投递终端后,智能快递柜进入公众视野。作为快递行业“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智能快递柜市场正一路“狂飙突进”。国家邮政局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前三季度,中国主要企业设立智能快递柜25万组。另有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国智能快递柜组数将达75万,市场规模将近300亿元人民币。
事实上,智能快递柜的发展,可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市场迅猛拓展的背后,还存在着用户质疑多、商家盈利难等困境。尽管如此,在专家和业内人士看来,快递柜的市场潜力依旧不可小觑。
三阵营占主要市场
近几年间,智能快递柜作为解决快递配送“最后一公里”的方案之一,正在各地社区安家落户,并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本入局。
2015年6月,顺丰、申通、中通、韵达、普洛斯共同投资创建丰巢科技;2017年7月,中国邮政以50%股份控股速递易,“国家队”正式进入智能快递柜行业;2018年4月,菜鸟推出菜鸟驿站智能柜……有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快递柜市场规模将近300亿元。
智能快递柜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获取资本市场的关注与投入,与快递行业有很大关系。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20.8亿件,已经超过2015年全年快递业务量。在业内人士看来,高速增长的快递包裹量,加之城市劳动力数量不足,完全依靠传统的“快递小哥”上门派送已经不太现实,同时,快递配送“人难找、门难进、送件慢、收件难”等“最后一公里”难题突出,智能快递柜等智能终端凭借其灵活性、安全性和便捷性等优点,获得了大量消费者的认可。
如今,智能快递柜基本形成了快递系、电商系和第三方企业三大阵营。快递系以中邮速递易、丰巢为代表,旨在加强末端配送控制力,打造快递产业链;电商系以京东、苏宁为代表,希望通过加强末端配送多样性,提高客户体验,增强客户粘性;第三方企业多为快递运营管理公司,该类企业希望能够占领市场,获取超额利润。
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邵钟林认为,借助智能快递柜,企业可以进军社区生态领域。智能快递柜预计在未来3年出现盈利拐点,应用于人口稠密的区域,成为最有效的替代方案。
发力解决运营难题
智能快递柜的发展并没有想象得那样顺风顺水。用户不买账、运营方盈利模式不清晰等问题一直阻碍着行业的前行。作为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全新商业模式,智能快递柜仍处于探索期,加之竞争较为激烈,行业投入巨大而营收微薄,引发了外界对智能快递柜的质疑。
纵观整个市场发展,快递柜目前还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业内人士计算得出,一台智能快递柜一年的运维成本将达到10万元,设备投入、物业租赁、运营维护等成本费究竟该从哪里赚回来?目前看来,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不过,就现状来看,这些问题并没有阻止市场继续发展。当下无论是电商企业、物流公司还是第三方企业仍在积极布局智能快递柜,下一步该如何走成为这些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智能快递柜最主要的成本就是场地费用,我们看到,目前在许多社区每一家公司都分别设置快递柜,造成不良竞争,导致物业费用水涨船高,运营成本进一步加大。”北京邮电大学邮政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赵国君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智能快递柜盈利模式还没有形成良性循环,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将是未来趋势。
赵国君认为,首先应解决智能快递柜建设、维护的主体问题。“邮政有国家信誉、普遍服务的基础设施等先天优势,以邮政的普遍服务为主建设快递柜,可以降低运营成本,同时提高服务水平。”赵国君建议,智能快递柜建设通过邮政搭建平台,快递公司共享使用,走集约发展模式。
新业态显社会意义
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市场需求层面,智能快递柜快速发展大势已无法阻挡。依托智能快递柜,许多新业态也在涌现。
在陕西省西安国际港务区,中邮速递易快递柜成为企业政务业务申办窗口。企业可将材料放置在快递柜,政府工作人员在取走材料办理相关业务后,按照申办人的要求,将办理证照寄回。
丰巢2017年推出“朕要上巢”业务,智能快递柜成为一块广告平台。用户在“丰巢智能柜”微信公众号“朕要上巢”栏目可以选择特定的丰巢柜及发布时间发布图片,通过审核后就可以在快递柜的屏幕上发布相关内容,价格为每台每天1元。
“基于智能快递柜这一终端,可以触动很多创新点的迸发。比如快递柜搭载市政、养老、医疗等功能,可以拓展出许多业务。”赵国君分析说,中国人口众多,且住宅以集中公寓式为主,智能快递柜的社会意义更加凸显。
可以见得,快递柜的市场潜力不可小觑,未来应加大沟通协调力度,在提高消费者满意度的同时,探索成熟的发展路径。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剑波建议,智能快递柜行业从业者要进一步确立行业规范,逐步探索出代管、租赁、维护、分成等各个环节的利益分享机制,维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要着力避免“风口”过后,大量公共设施资源被闲制,最终造成大规模的社会资源浪费。 

相关产品

评论